目录
理论专题
探析“平远法”在花鸟画造景的应用梁育玮;王子林;1-3
绘画研究
从沈周《卧游图》册看“卧游”审美思想的转变王百娟;4-6
中国画民族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研究孙洁;7-9
刘熙载对海派早期书画艺术发展的贡献吴坤培;10-13
佛教美术传入中国后的汉化现象姚晓晗;14-16
常玉和藤田嗣治画作中墨线的应用申亦晴;17-19
国画创作中中国笔墨文化元素的应用王斐;20-22
超写实不等于照片——浅谈冷军绘画的艺术特色朱茗卉;23-25
红色美术:概念、内涵及外延王若馨;魏亮亮;26-28
中国北方山水画的地域性特征董文昱;29-31
色彩风景写生的光色研究与表现张丽华;32-34
论民间美术中造型与色彩的审美表达郭梅花;赵志强;35-37
绘画实践对艺术意境的影响张嘉航;38-40
绘画中的图像运用与实践——以吕克·图伊曼斯为例姜熠;41-43
莫迪里阿尼人体画中女性形象研究王秀伟;44-46
从文艺复兴的演进来看杨·凡·艾克的艺术刘长斌;47-49
山东汉画像石中的黄河文化表达王华军;50-52
论永乐宫壁画中的“四余”形象卫泊键;53-55
柏林招贴画风格兴衰原因分析唐智德;56-58
插画《雅典学院重构》创作说明谢振华;59-61
文化润疆工程背景下新疆高校红色革命主题版画教学与创作研究尹悦;王永亮;62-64
陆庆龙乡村题材风景油画中的意境张乙馨;65-67
传统美术
黎族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设计应用徐扬;68-70
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教育深度融合模式——以清水河瓷艺传承为例李芳;71-73
独放异彩的民俗文化图腾——昆明市晋宁区圣贤画解读赵茜;孟莉;金园丰;74-76
云南本土与地域艺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林文轩;77-79
傣族服饰中的水文化意蕴探析张书;80-82
雕塑形象的挪用与复制——以佩鲁吉诺绘画为例田楠楠;83-85
人体雕塑中“线”的作用张旭虓;86-88
动漫美术
浅谈虚拟人物的发展关键与未来王雪;89-91
情感符号在游戏沉浸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肖怡宁;叶凤华;92-95
抗战漫画的红色基因及当代美育价值陶雨彤;96-99
艺术家风采_高江霞作品欣赏
感受高江霞张行健;96-97+94-95
美术设计
秦绣文化符号在旅游纪念品中的应用与创新马晓茜;姜雨晨;常淼;苟元兵;段芳芳;刘珊;100-102
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衣霄;103-105
装饰绘画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张会锋;106-108
冰墩墩设计背后体现的文创价值储鑫;109-111
美术教育
新时代高校美育背景下美术欣赏课程的实施路径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美术欣赏课为例罗晓冉;112-114
“以美育人”高校思政教育与美育协同发展研究张欣;唐红艳;115-117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职美育实践研究贲雯;118-120
新农村建设与设计学科融合发展模式研究陈启新;121-123
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产教融合研究与实践杨曦;124-126
职业本科院校实施美育工作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策略张小芳;张栋;郭晨慧;127-129
边境地区高校美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张潇;130-132
在国际学校美术课程中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金小蕊;133-135
从董其昌画论看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模式对当代高校山水画教学的影响韦倩;136-138
中国美术史课程融入爱国教育的教学改革初探李丽娜;宿玫;肖瑞蓉;139-141
花鸟画创作与教学研究——南方特色花卉在中国画中的表现李明明;142-144
项目式学习融合下的美术单元学习策略——以《宣传海报设计——预防近视》主题为例樊欣欣;145-147
混合式教学的路径研究——以艺术类课程为例王春芳;王耀文;马世宏;148-150
基于手工艺跨专业融合课程的教学研究俞杰星;151-153
装饰艺术课程试验性分层实践教学研究何桃;154-156
社会免费培训中国花鸟画教学探讨杨阳;157-159
高校篆刻教育的相关问题与反思——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姜轶;160-162
书画新作
黄中华作品黄中华;163
杨广明作品杨广明;164
漫步紫云间徐琳;165
魅惑张丽丽;166
拟零丁老人笔意安淑娟;167
黄佳怡作品黄佳怡;168
刘立勇山水画作品欣赏刘立勇;2+169
芭蕉小鸡潘天寿;170